桶站摆放有哪些“讲究”?厨余运输怎样安排?北青报记者新学期深入校园调查——
2020年9月7日,大峪二小五年级三班的教室内正在上一堂特殊的“垃圾分类课”,同学们将“垃圾分类达人”李诗雅围住,李诗雅正在给同学们展示她用早餐剩下来的废旧牛奶盒制成的收纳盒,分上下两层,上层“水晶盖”用胶带覆盖绑住,当做可擦写画板,下层设置4个小抽屉,用于收纳零碎小文具。在学校“红领巾回收站”,类似李诗雅这样用废旧报纸、可乐瓶、易拉罐等做成的创意作品还有很多,垃圾变废为“宝”成了每个同学生活中的习惯。 开学20多天以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多所学校,近距离接触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那些乐在其中的“分类小达人”们。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实施四个多月,北青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随着本市各个中小学平稳有序开学,校园内的生活垃圾分类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条例》的原则性框架之下,校园中垃圾桶站的设置、回收方式和居民小区相比较更突出因地制宜的特点,并有其特殊之处。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居民区中“四分类”的垃圾桶一般都集中放置在一起,但学校和居住小区的垃圾构成不同,需根据学校特点因地制宜摆放。北青报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发现,每间教室、教师办公室内都会并排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为“可回收垃圾桶”,一个为“其他垃圾桶”。打开可回收垃圾桶桶盖,里面是同学们写完练习题后丢弃的废旧纸张、废旧矿泉水瓶,其他垃圾桶里则是擦手擦嘴用过的湿纸巾、餐巾纸等。据学校介绍,厨余垃圾一般都不会在教室、办公室内日常中产生。
至于学校中的有害垃圾,虽然量并不是很多,但因为其特殊性,一般被放置在校门口、校医务室外等能够被保安、校医监督到的地方。在有害垃圾桶里有坏掉的灯泡、灯管、打印机空墨盒、废旧电池等。对校园里有害垃圾的管理,各学校尤为重视。“对于有害垃圾,我们不会让学生非间接接触和管理,都是由学校实验室、后勤的专管员老师来做,因为这部分垃圾都是学校日常工作消耗运行中产生的,孩子们在垃圾分类实践中不会涉及。”实验二小平谷分校副校长李强介绍说。
宣师一附小同学们开展“垃圾分类拍了拍我”的互动小游戏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厨余垃圾在居民社区的垃圾产生量中占比很高,而校园中的厨余垃圾有什么特点呢?据观察,首先,在厨余垃圾桶设置上,学校有自己的考量,会按照师生的就餐地点设置。比如丰台五小、定慧里小学等在教室用餐的学校,就在每天午餐时段将厨余垃圾桶带到各教室或楼道中,午餐用完后,由食堂专人将厨余垃圾收走。而朝阳实验小学、密云区冯家峪镇中心小学等都是在食堂就餐,因此餐厨垃圾桶就设在食堂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秋冬季校园里的落叶也变多了一些,这些枯草落叶都应归类为“厨余垃圾”,因此不少学校也在操场、通道设置了临时厨余垃圾桶。
北青报记者在多所学校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学校在教室内都全面禁食零食和水果,所以厨余垃圾主要来自于厨房和食堂,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食材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根茎和残叶,另一类是肉类食品的骨头和水果皮核,在 “光盘行动”的背景下,不少学校的剩菜、剩饭都已经较为少见。如实验二小平谷分校本周二中午的伙食,由于有土豆丝、肉炒芹菜、胡萝卜、鸡腿以及餐后的水果橘子,因此厨余垃圾桶里能够正常的看到土豆皮、芹菜叶、胡萝卜皮和根等,而饭后厨余垃圾桶里又多了鸡腿骨头、橘子皮、橘子核等。
在厨余垃圾的清运处理上,学校也与社区不同。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厨余垃圾每天由学校定点、定员、定时投放,再由所在区的专业环卫运输队上门清运,已形成一套标准的操作的过程。比如,定慧里小学早上6点钟学生还没到校的时候,海淀区环卫五队已经派垃圾车到学校进行收运。冯家峪镇中心小学是寄宿学校,垃圾在学生们晚饭后收运。丰台五小每天上午11点半前会将当天上午和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清运。
北青报记者调查统计发现,学校里不同垃圾的占比大体为以下这一比例:可回收垃圾占比最高,约占40%;厨余垃圾20%;其他垃圾35%;有害垃圾约占5%。
新版《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及学前教育教学。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的各个中小学校,师生对垃圾分类已经达成了共识,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展板、楼道滚动屏幕等多种形式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也有不少学校让学生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督中。比如,人大附丰台学校小学部、朝师附小本部校区、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等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推广垃圾分类的知识。
垃圾分类在新学期也成为各学科老师们的教学“新素材”。定慧里小学五年级进行了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科学、音乐六个科目的跨学科实践《 垃圾分类,我准备好啦》。朝阳实验小学开发了《垃圾分类我能行》的实践性课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学习的课堂搬到自然和社会中,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小同学们加深垃圾分类知识印象,不少学校也自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毒有害红桶桶,可回收的蓝桶桶,厨余垃圾绿桶桶,其他垃圾灰桶桶……”在密云区季庄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宣师一附小等学校,自编垃圾分类儿歌成为学校里的“最流行”。
同学们还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到了生活中。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一年级7班的刘天意精心录制了科普视频,变身“小老师”,通过投放垃圾品类小卡片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义务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受到社区居民的频频点赞。丰台五小四年级7班叶盈杉录制了十多个短视频发布在网上,让更多人了解了垃圾分类。
周熠然:由于暑假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我认识了我家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阿姨给了我一本垃圾分类宣传册,我将里面的分类知识全部都背了下来,还上网搜集了关于红、绿、蓝、灰四类垃圾分类桶的知识,同时手绘了“垃圾分类小报”和“垃圾分类宣传画”。我凭借暑假的努力和实践,被同学们选为学校的垃圾分类小宣传员,负责将红、绿、蓝、灰四类垃圾的分类知识讲给更多的同学们听。
周熠然: 我们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文明志愿岗,每个“志愿者”负责的位置不同。比如我,是整个年级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的课间10分钟,我都会对整个三年级同学倒垃圾的情况做监督。刚开学的那几天工作量挺大的,因为不知道同学们何时倒垃圾,所以几乎每个课间我都要在楼道的分类垃圾桶旁盯着。经过一周的时间,我大概摸索出了每个班垃圾量的规律,并且和固定投放垃圾的同学们“约”好了,在中午午休时或者晚上放学后集中投放垃圾。
北青报:遇到混投或者分类有错误的情况,你作为小宣传员会怎么做?在监督的过程中,你怎么样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周熠然:如果有同学对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混装,我不会指指点点,而是会帮他们分出来,并且讲解一下如何分类。我记得有一次,3班有一个同学将用过的纸巾放在了可回收垃圾里,我一边说“由于这种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我原来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相信你可以分得更好”,一边帮他把垃圾捡了出来扔在其他垃圾桶里。那坨用过的纸巾湿漉漉的,特别脏。当时他本来还想和我“理论”一下,但看我这么做了以后,他就不再说话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分错过。当然,如果有分类比较好的同学,我会记录下来,交给老师进行表扬。
周熠然:我觉得我在学校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了习惯。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我会将厨余垃圾桶放到她身边并随时提醒分类。每天早上扔垃圾时,我都会检查一遍再投放。为了让爷爷、奶奶家也进行分类,我建议妈妈为他们购买了两个颜色的垃圾桶,周末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也给他们讲怎么样做垃圾分类。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